今年的iPhone 12 Pro Max自然也不例外,延續著iPhone 11 Pro Max的三鏡頭,又進一步的讓原本只有主鏡頭才有的「夜間模式」拓展至三顆鏡頭,解放所有夜晚想拍照的時刻。
三顆鏡頭的組成在iPhone 12 Pro Max也有一點不同,望遠鏡頭稍稍延伸了一些來到了2.5X,65mm;首次加上的LiDAR光學雷達掃描儀不僅僅是能應用在AR技術上,也對拍照有著很大的幫助。
最後,在iPhone 12 Pro與iPhone 12 Pro Max上開放了全新的「Apple ProRAW」。
理想的相機硬體、驚人的處理器演算,又搭配著獨特的Apple ProRAW,讓iPhone 12 Pro Max在拍照上成為本年度最均衡也最強悍的iPhone。
在正式開始今天的文章以前,按照慣例,依舊先分享幾張我個人喜歡的照片給大家。
一、從基本開始:基礎體驗、顏色傾向與HDR
一直以來,iPhone 所呈現的色彩傾向都比較中性、精準。不若許多Android 手機所追逐的是一種強烈的視覺感,可以這麼說,iPhone 12 Pro Max 依舊呈現著一種溫和、自然的風格。
自iPhone 11 Pro Max 開始,整體iPhone的照片確實是逐漸朝向飽和,iPhone 12 Pro Max 依舊延續著這樣的路線。
可以看出在顏色方面,如果遇上良好的光線,iPhone 12 Pro Max 確實是比較飽和的照片呈現。但整體來說,即使是討喜的飽和照片,畫面整體也不會過於鮮豔。
▲iPhone 12 Pro Max 顏色傾向,之一:較飽和而不過份鮮豔。
▲iPhone 12 Pro Max 顏色傾向,之二:舒適的觀看感。
iPhone 12 Pro Max整體照片的顏色傾向,尤其是在室內的人造光源光源部分,其實比起以前的iPhone有著不小的改變。
我們可以看出自動白平衡的校正較多,讓畫面減少了昏黃的感覺;包含在戶外的人像也是類似的走向,以往照片有些許偏黃的傾向減輕很多。
▲iPhone 12 Pro Max 室內自動白平衡更為精準,不易出現偏黃的狀況。
▲搭配智慧HDR,面對背光的反差表現好,人像的膚色表現也很討人喜歡。
拍照的表現之餘,iPhone 12 Pro Max在外型上回歸到接近iPhone 4與iPhone 5系列的設計。金屬的邊框帶著些許的收角,雖然是整體的尺寸放大了,但上手的感覺確實是很接近最初用iPhone的感覺。
自iPhone XS開始,iPhone就開始使用「智慧HDR」。憑藉著強大的CPU演算能力,讓我們在拍照時,取景畫面上呈現的樣子就已經是實際拍攝的成品。
這件事情其實讓我們更能理解拍照時的即時畫面,能夠更想像出照片成品的畫面,不會有拍攝後進行HDR才發現跟取景時想像不同的窘境。
iPhone 12 Pro Max的智慧HDR,處理高低反差大,像是逆光、像是建築物與戶外的差異表現都很好。
包含像是過往拍攝人像搭配淺色牆面很容易過曝的狀況,iPhone 12 Pro Max的HDR演算都很棒。
就照片的觀看感來說,iPhone 12 Pro Max呈現的是:飽和而不過於鮮豔,更精準的白平衡校正,恰好的HDR又帶來舒服的畫面感受。
▲iPhone 12 Pro Max 智慧HDR範例,之一
▲iPhone 12 Pro Max 智慧HDR範例,之二
▲iPhone 12 Pro Max 智慧HDR範例,之三
二、夜間模式:解放,三鏡頭的夜
夜間模式首次出現在iPhone 11 Pro / iPhone 11 Pro Max上,在低光的環境下,手機會自動偵測環境的亮度來開啟這個功能。
若能開啟的話,拍攝畫面的左上角,會出現一個圓圈的圖示,點選讓它反黃就能夠使用這個功能。
今年,iPhone 12 Pro Max在之前的主鏡頭與望遠鏡頭之外,讓超廣角鏡頭也能使用這個「夜間模式」。
對我與大部分的使用者來說,超廣角鏡頭新增這個功能在拍照上非常實用。
原因在於超廣角鏡頭的光圈較小,帶來較少的進光量,常常會覺得畫質有所衰減。
超廣角也有了「夜間模式」,徹底且全面的讓三顆鏡頭都在夜晚解放,帶來理想的夜拍照片。
▲夜間模式範例:主鏡頭,之一
▲夜間模式範例:主鏡頭,之二
▲夜間模式範例:2.5X 望遠鏡頭
▲夜間模式範例:0.5X 超廣角鏡頭
▲夜間模式範例:0.5X 超廣角鏡頭
三、LiDAR:精準而更廣的應用
iPhone 12 Pro / iPhone 12 Pro Max所擁有的「LiDAR」光學雷達掃描儀可以測量光線距離並使用場景的像素深度資訊,通常是運用在AR技術上面,能讓AR變得更逼真,製作效果也更快速。
LiDAR應用在拍照的話,主要會使用距離與像素深度資訊,這些資料讓「人像模式」能辨識更清楚的邊緣。過去在昏暗場景時,幾乎是沒辦法啟用人像模式,而LiDAR讓我們能在昏暗的場景依舊能使用人像模式。
▲拜LiDAR所賜,iPhone 12 Pro Max / iPhone 12 Pro 在過去容易辨識失敗的透明杯子邊緣依舊能成功辨識。
iPhone 12 Pro Max的人像模式,在散景表現上依舊承襲iPhone XS以來的好表現。不僅僅只是把物體邊緣圈起來進行模糊的模擬,是從對焦處起,慢慢地由近而遠逐步的模糊。
此外,散景的光點也非常模擬出了相機鏡頭的樣貌,連邊緣的口徑蝕(檸檬狀)也模擬出來,雖是一般不太會注意的細節,但也顯現出iPhone 在散景模擬上追求的是更自然、也更接近相機的樣子。
▲iPhone 12 Pro Max 的散景模擬,是由對焦點開始,循序漸進的模糊。
▲iPhone 12 Pro Max 模擬出了相機鏡頭的模樣:光點在中心是正圓,邊緣呈現些許的檸檬狀。
▲iPhone 12 Pro Max 人像模式範例,之一
▲iPhone 12 Pro Max 人像模式範例,之二
四、有別以往的三鏡:全新的65mm望遠鏡頭
iPhone 12 Pro Max有別於整個iPhone 12家族的地方,就在於望遠鏡頭的改變。它由2X大約50mm的視角變為2.5X,來到了65mm。
就視角來說,新的65mm鏡頭比起原本的52mm略窄一些,因此某些場合下想拍到更集中一點的感覺是更有幫助的。
雖然在第三顆望遠鏡頭的視角改變,但三顆鏡頭的外觀配置讓畫面的中心點差異依舊不大,三鏡本身的顏色差異也很小。
這次iPhone 12 Pro Max 在切換鏡頭也更順暢,速度比起前一代更快,畫面也不會閃爍。
▲iPhone 12 Pro Max三鏡頭視角差異:主鏡頭26mm。
▲iPhone 12 Pro Max三鏡頭視角差異:超廣角0.5X。
▲iPhone 12 Pro Max三鏡頭視角差異:望遠鏡頭2.5X,約65mm。
▲iPhone 12 Pro Max 在拍照時,另外一顆更廣鏡頭的畫面能輔助我們注意到原本畫面所沒有的構圖。
這顆新的65mm望遠鏡頭,我自己使用起來的感覺,在銳利度上相當不錯,顏色表現也好,對我來說,更延伸的焦段其實也更能營造出畫面的壓縮感,也更能讓畫面精鍊些。
關於2X與2.5X的使用感受差異。以2X來說,是比較接近傳統上的標準鏡,相當於人眼專心在看東西的感覺。
而2.5X的話,比較接近單眼相機的標準變焦鏡,像是24-70mm的望遠端,65mm這樣的焦段,拍攝更遠的地方也更能得心應手。
▲iPhone 12 Pro Max 望遠鏡頭65mm範例,之一。
▲iPhone 12 Pro Max 望遠鏡頭65mm範例,之二。
▲iPhone 12 Pro Max 望遠鏡頭65mm範例,之三。
對手機攝影來說,超廣角鏡頭是個特別的存在。超廣角鏡頭帶來更廣闊的視野,舉例來說,像是狹窄的室內能輕鬆的收納全景;超廣角獨特的張力感,也給畫面帶來更大的衝擊。
喜歡拍攝建築、風景的人,超廣角能讓我們帶來更不同的畫面。若是拍人的話,作適當的安排,也能達到修飾身型的效果。
▲iPhone 12 Pro Max 0.5X超廣角鏡頭範例,之三。
▲iPhone 12 Pro Max 0.5X超廣角鏡頭範例,之四。
最後來聊聊主鏡頭。
主鏡頭是我們在iPhone上最常使用的鏡頭,基於適當的視角,各種題材都能拍攝;也基於有最大的光圈,更大的進光量也在低光環境能自在發揮。
而造成我們最常用這顆鏡頭的原因,是基於直覺。只要打開相機,我們很自然而然地會去使用這顆鏡頭。
iPhone 12 Pro Max 在主鏡頭也有一些改變,這部分我們會在稍後來說明。
▲iPhone 12 Pro Max 0.5X 主鏡頭範例,之一。
▲iPhone 12 Pro Max 0.5X 主鏡頭範例,之二。
五、手機演算攝影的最後一塊拼圖:Apple ProRAW
在iPhone 12 系列的發表會上,最讓我關注的,就是Appe ProRAW這個新規格。Apple ProRAW能在Apple iPhone 12 Pro Max與Apple iPhone 12 Pro 上來使用,檔案格式則是通用的DNG檔。
目前,我們可以透過更新Beta版的iOS 14.3來使用。更新過後,在相機的介面右上方會出現一個「RAW」的開關按鍵,只要打開就能拍攝ProRAW。
ProRAW 最實質的意義,並不在於iPhone終於支援Raw檔這件事。
ProRAW 最重要的,在於這是一個經過演算處理過後的Raw。
Apple ProRAW這個檔案格式,不只擁有一般RAW檔的調整彈性,還有著所有iPhone上進化的的影像演算法,包含了智慧HDR、Deep Fusion以及夜間模式。
目前在iOS 14.3 beta上釋出的Apple ProRAW,大家關注的焦點多半放在Raw檔的調整彈性,可以把高光拉回、低光補亮等等原本Raw檔就有的特性。
但實際上ProRAW能作的更多。
一般說來,我們在手機上能拍攝的Raw檔案,礙於感光元件的尺寸大小,通常會有比較高的雜訊(應該說非常高)、較低的銳利度、顏色表現也不盡理想。即使是Raw檔,我們也需要花費極長的處理流程,才有可能達到比原本的照片檔案更好的品質。
ProRAW完全不一樣,iPhone在手機上用到的拍照演算科技,只要系統自動偵測到,它就能直接套用在ProRAW裡面。在未來正式支援以後,能對接到ProRAW API的拍照APP 也能接收這些演算科技。
我分別以內建的相機拍攝ProRAW與Lightrrom手機版所拍攝的Raw檔來說明ProRAW的差異。
以下面的例子來說,iPhone 12 Pro Max 在這個場景的直出照片有經過Deep Fusion,所以我們可以見到ProRAW有著Deep Fusion過的高銳利度之外,雜訊也相當低。而透過Lightroom所拍攝的Raw檔案則可以明顯看到有很高的雜訊,細節也沒有很理想。
註:這邊的Lightroom所拍出的Raw檔是從感光元件直接提取,還沒有對接到ProRAW的API。
這件事情我們在其他兩顆鏡頭會有更明顯的感受。望遠鏡頭的進光量較低,因此Lightroom 拍出來的一般Raw檔案雜訊跟銳利度會更不好。
而超廣角鏡頭在Lightroom上,並不支援Raw檔的拍攝,而ProRAW是可以的。
在驚人的演算科技之下,還保有Raw檔的高度可調整彈性,正是Apple ProRAW的可貴之處。
我們可以在Apple演算出來的成果下,完成更多事情,彷彿是最後一塊拼圖,滿足了我們對照片的想像:驚人的演算科技,又加上我們的細緻調整,讓所有在手機的影像,好上加好。
六、iPhone 12 家族的相機二三事
iPhone 12系列擁有著各自不同的特性,在拍照上,也因為細部有些許差異而擁有各自不同的面貌。
這回iPhone 12 Pro Max與iPhone 12 Pro的規格帶來的差異,應該對很多人是感到好奇的吧?
除了我們剛剛提到的望遠鏡頭的不同以外,iPhone 12 Pro Max與iPhone 12 Pro在規格上另外一個差別就是感光元件也不同。iPhone 12 Pro Max具備大上47%的感光元件,理論上在低光的畫質會更好。
那麼,iPhone 12 Pro Max更大的感光元件,有沒有帶來更好的畫質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極限的低光環境下,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iPhone 12 Pro Max在線條邊緣的銳利、純色的雜訊表現都更好。
那麼大家應該也會好奇,不同的感光元件,是不是也帶來不同的發色傾向呢?答案也是肯定的。
iPhone 12 Pro Max 比起 iPhone 12 Pro,在仔細觀察的話,像是信義區建築物的天花板、孔廟的黃色屋瓦,畫面是有偏冷一些,但不是非常明顯。
iPhone 12 Pro Max 比起 iPhone 12 Pro在主鏡頭上還有一點比較明顯的差異,由於感光元件變大,所以iPhone 12 Pro Max 主鏡頭的實體焦長也變長一些,iPhone 12 Pro Max是5.1mm,而iPhone 12 Pro 是 4.2mm,兩者視角相同。
這帶來什麼差異呢?實體焦長的變長,也會帶來最近對焦距離變長,因此iPhone 12 Pro Max的主鏡頭,在最近對焦距離會比iPhone 12 Pro 略微遠一點。
iPhone 12 Pro Max 防手震也是採取在感光元件上搖晃的方式,理論上也能獲得更好更穩定的效果。這點在錄影上的效果進步非常明顯。
一般步行錄製的影片,採用CCD Shift形式防手震的iPhone 12 Pro Max在影片展現了更好的穩定度。
▲ iPhone 12 Pro Max 手持影片。
因此,關於iPhone 12 Pro Max與iPhone 12 Pro兩者的選擇上,如果你非常在意畫質的差異變化,也希望能夠有更望遠的拍攝視角,那麼選擇 iPhone 12 Pro Max毫無疑問。
同時 iPhone 12 Pro Max比起以前的iPhone來說,畫面偏黃的狀況也更輕微,這都是選擇 iPhone 12 Pro Max 的理由。
不深究畫面放大到100%原尺寸檢視的話,那麼iPhone 12 Pro整體的畫質差異也不大,如果你喜歡適中的手機尺寸,也有預算上的考量,iPhone 12 Pro在拍照上也不會讓你失望。
▲iPhone 12 Pro 實拍,之一。
▲iPhone 12 Pro 實拍,之二。
▲iPhone 12 Pro 實拍,之三。
▲iPhone 12 Pro 實拍,之四。
▲iPhone 12 Pro 實拍,之五。
▲iPhone 12 Pro 實拍,之六。
▲iPhone 12 Pro 實拍,之七。
這回的文章裡,我實際使用了尺寸最大的iPhone 12 Pro Max與最小的iPhone 12 mini。
若iPhone 12 Pro Max代表的是iPhone 12家族中的究極,那麼iPhone 12 mini對我來說,應當是過往對iPhone使用的深刻回憶與新科技的結合。
小巧的尺寸、金屬的邊框,跟我過去使用iPhone 5的感受幾乎一模一樣,但確有著比當年更大的螢幕,也有著超廣角鏡頭能夠拍出比起過去更有張力的照片。
所以是的,你怎能不愛小手機?你怎能不愛iPhone 12 mini?
▲iPhone 12 mini 實拍,之一。
▲iPhone 12 mini 實拍,之二。
▲iPhone 12 mini 實拍,之三。
▲iPhone 12 mini 實拍,之四。
七、關於iPhone 12 Pro Max的那些話
關於手機拍照,我們跟廠商們都花了很長時間走在這條路上。
對我們來說,拿著手機拍照,從最起初的嚐鮮,一直到拍照習慣的轉移、改變,花了很長的時間。
那麼,關鍵在哪裡呢?
是畫質嗎?好像,確實是因為畫質變得好些,所以我們更願意拿著手機去拍照。但認真想想,所謂的畫質跟真正相機的好畫質比起來,還是有落差。
是方便嗎?好像,確實是因為能夠隨身攜帶,隨拿隨拍,所以我們更願意拿著手機去拍照。但認真想想,這樣的方便,還是常受限在鏡頭,視角的選擇畢竟還是不如相機彈性。
是直覺嗎?
看起來,就是直覺了。直覺地按下,直覺地成功,直覺地透過手機發送。
那麼,要有足夠的畫質、輕巧的便利性、然後拿起來就能拍,手機拍照還需要做些什麼?
因此,手機廠商們也在這條路上走了很久。
對於「手機拍照」這件事情,諸多廠商的理解也都不一樣。大部分的廠商都擁抱大眾,用著鮮明的色彩傾向讓照片第一眼就能被喜歡。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也見到諸多的分支,光是HDR的處理、散景模擬的處理,就有許多不同,每一種選擇、每一種演算法,也造就每一個手機拍照不同的樣子。
所謂的「演算式攝影」該是什麼樣子?這世界上有著不同對相片處理的演算法,也因此,沒有標準答案。
關於拍照,iPhone 12 Pro Max帶來了什麼?
可以這麼說,iPhone 12 Pro Max所展現的,正是強大硬體與演算法的理想融合。
巧妙的三鏡頭排列,有著極小的視角差異與顏色差異,在這個基礎下,進一步地讓主鏡頭用了更大的感光元件,強化了感光能力與畫質表現。
導入了LiDAR光學雷達掃描儀,除了在暗處對焦有了強化以外,對於昏暗場合底下的物體邊緣辨識也更好。
先前的夜間模式、智慧HDR、人像模式下模擬的散景效果,在 iPhone 12 Pro Max 依舊展現了無比的魅力。
有這麼棒的演算法,不去好好運用豈不是可惜了?所以,我們就有了擁有無比彈性調整,卻又把所有相機獨特演算法放進去的Apple ProRAW。
這一切的硬體與演算法配合,都有賴強大的A14處理器來配合。一切照片的起點,也都在這個強悍的處理器。
去年的iPhone 11 Pro Max,我認為它是當時在錄影與相片上,最強大且平衡的手機,現在的 iPhone 12 Pro Max 我也會下同樣的結論。
只是對我來說,iPhone 12 Pro Max 的魅力不單單只是一款強大的拍照旗艦手機,我欣賞的,是Apple針對iPhone的演算式攝影背後的思考方式。
那樣的演算式攝影,不只是巧妙的擺脫手機的限制,並發揮手機攝影的樂趣,某種程度上,還融合了傳統攝影硬體的樣貌。
也許,不是那麼單刀直入地擄獲目光,卻更能符合人們對眼裡世界的想像,多了一分真實的描繪。
那麼在最後,就是Apple iPhone 12 Pro Max所拍攝的實拍照片,分享給大家。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一)Apple iPhone Xs Max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二)HUAWEI Mate 20 Pro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三)Samsung Galaxy S10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四)Google Pixel 3 XL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五)Sony Xperia 1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六)Samsung Galaxy S10+ 高原風光手機拍照分享
- 攝影師拍照手機筆記(七)Samsung Galaxy Note 10
- 旗艦手機拍照筆記(八)Google Pixel 4
- 旗艦手機拍照筆記(九)Apple iPhone 11 Pro Max
- 旗艦手機拍照筆記(十)Apple iPhone 12 Pro Max
延伸閱讀:
- Sony A7C 快問快答
- 純粹美好之必要:Ricoh GR III
- 外出旅行之必要:攝影師出行的八項必備物品
- 旅行若是一幅掌中的風景:Sony Xperia XZ2
- 隨心所欲的夜:Sony Xperia XZ2 Premium
- 那一抹生活的蔚藍:Olympus E-PL9 限量歐洲藍
- Olympus E-M1 II(一)無與倫比的自由
- 皆臻完備的里程碑:Sony A7 III
- The Charming G(一)當 Contax G 遇上 SONY A7R II
- 一眼瞬間,回首 - SONY RX1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一)東京天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二)你的日常是我途中邂逅的風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三)秋色是山巒中的一抹紅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四)貳零壹柒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五)Kyoto, ver. F1.2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六)東京,72時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七)北國之冬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八)春,山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九)半晴半雨關門海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貳零壹捌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一)有一種光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二)沾衣欲濕杏花雨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三)高原,以為不一樣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四)那兒風光明媚,原來都一樣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一)東京天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二)你的日常是我途中邂逅的風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三)秋色是山巒中的一抹紅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四)貳零壹柒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五)Kyoto, ver. F1.2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六)東京,72時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七)北國之冬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八)春,山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九)半晴半雨關門海峽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貳零壹捌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一)有一種光景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二)沾衣欲濕杏花雨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三)高原,以為不一樣
- 她說旅途若是卷底片(卷十四)那兒風光明媚,原來都一樣
My InstaGram @euyoung
推薦這篇文章:
我要說讚!
0 個迴響:
張貼留言
請大家愛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如果沒有帳號可以多多利用「名稱/網址」打入自己的名稱,用匿名我很難回覆的。
另外,廣告迴響直接砍掉,請無需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