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使用心得

由於許多選單都雷同的關係,這次改變作法,捨去了選單的介紹,如果有需要參考選單與一些電子性能的,請參考:

E-420的選單介紹

GO Find Your Wonder/電子性能介紹

Olympus_E520_02 (by euyoung)

所以這一篇,我們會先來看看一些E-520僅有的選單選項,還有ISO表現以及我個人的使用心得。

E-520跟E-420很大的不同,自然就是防手振的有無了。而E-520比起先前的E-510則又多了一個模式。

E-520的IS模式分為Mode1、2、3。原有的Mode1是一般時候的防手振,而Mode2的話則是橫向擺動追焦的時候,關閉左右的補正,新增的Mode3則是上下的擺動補正。

防手振的導入,讓一些特別的拍攝狀況可以獲得更方便的拍攝。而手動的老鏡頭,E-520也可以手動輸入焦距,也可以讓老鏡頭擁有防手振的支援。

在防手振的機制上,Olympus也導入了SWD的馬達驅動,最高可以達到4級快門的補償。

由於E-520的四個方向鈕在拍攝時充作快速的快捷按鈕,但也有不少人不習慣這樣的快捷按鈕,因此在選單內,也可以關閉,讓這四顆按鈕僅使用移動選擇的部份。

Fn,E420也有這個選項,以功能導向的E-520自然也會有,主要是可以設定一些常用的功能,但我主要是用來設定白平衡用。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一些使用感受,當然這部份會有一點點主觀,並不全然那麼客觀。

其實通篇文章我應該講過滿多次了,其實這台機器的使用感受跟電子性能都跟我過去寫過的輕巧靈動的隨行生活- Olympus E-420幾近是一模一樣的使用感受,延伸的缺點跟優點也幾乎一樣,但也因為這樣,當初沒體會到的,在這次E-520更加深刻。

先來談談自動白平衡的能力,在戶外的時候很不錯,但在室內的時候,人造光源的判定一直是Olympus一個問題,一直都相當偏黃,以前不覺得,交叉使用了幾台新的機器後才深深感覺這個問題對於一般人的使用問題。

不夠精準的自動白平衡,多少還是造成一些一般人的困擾。

但還好值得欣慰的是,有兩個狀況可以彌補過來:第一個就是透過手動選擇色溫,第二個則是利用LiveView所延伸出來的所見即所得(請參考:GO Find Your Wonder/電子性能介紹

對焦能力方面,雖然E-520/E-420不是跟E-3一樣,是個全新改良的對焦系統,仍然沿用三點的對焦,但是比起我手上的E-1跟E-410,E-520/E-420的對焦配上相同的鏡頭在「戶外」或「陽光充足」的地方,仍然比同為三點對焦的E-1快,不管是反應時間或者最後的判定。

但在暗處的時候仍然跟過去一樣,能力並沒有提昇,依然緩慢。

可喜的是光線充足底下的精度跟速度都有提昇,可嘆的是暗處仍然是個罩門。

操作上以入門機器來講,我蠻滿意的。因為成本關係沒有特別單獨的某些按鈕控制,但卻巧妙的利用方向鈕來控制選項,是很不錯且直覺的設計。

Olympus_E520_sample_02 (by euyoung)

而握把跟配重,也是我挺喜歡E-520的緣故,這點雖然在搭配12-60mm跟Leica 25mm等鏡頭仍會略嫌頭重腳輕(背在身上時),但握持起來並無感覺不妥。

而在Live VIew上的改良,也是讓我覺得很好用的地方,其實大多數的時候我拍照跟大家一樣,只是求一個畫面清晰的紀念照,LiveView的對比對焦改進,加上「人臉辨識」「即時看到曝光調整結果」「即時看到調整白平衡的結果」,這些不僅我可以變成傻瓜拍照法,給路人幫忙拍合照,給家人朋友使用也輕易許多。

知道我為什麼說E-520是:「乘載夢想的靈巧雙翼」嗎?

Olympus_E520_sample_20 (by euyoung)

因為這些新一代,Olympus研發的電子性能,以E-420為基礎,輔以E-520專替攝影預留的空間(操作性、防手振、握把),確實為旅行的人兼顧了輕量跟性能,減輕了旅行的負擔,卻為旅行的紀錄預留了更多的空間。

E-520官方的網站上面有一句形容E-520的句子:「Designed to respond your emotions.」

幾乎可以簡短且精確的形容E-520對一個攝影者的觀感,對我來講,E-520的確是回應我對一些4/3系統的期許,一個輕量且具備一定性能的機器。

只是我對4/3的起許,Olympus現在應該才正在實現吧?

4/3的好,用過的人都知道,沒用過的人都只知道片幅小,不是全片幅。

實際上我會留在4/3這麼久,有幾個原因:一個是直射入光的光學設計,也就是鏡頭的光學素質很好,實際上相對的來講也並不是那麼高昂,一跟大眾都買得起的鏡頭14-54/2.8-3.5,到望遠端還有3.5的光圈,一管不到兩萬。

Olympus_E520_sample_40 (by euyoung)

但這樣直射入光的光路設計,也讓4/3體積縮減的狀況並不那麼明顯,僅在長焦方面的體積更有優勢。

而我另外關心的一個,自然是體積跟重量,micro 4/3系統的發表讓我稍微燃起了一絲希望,讓我這個期待更輕更好帶的人來講,在E-420以外,有更好的機器可以使用。

最後,我們來看看E-520各個ISO的表現。點圖進去在Flickr的All size有原始尺寸。

這一代的Olympus單眼,在高ISO方面都比以前來的要好,簡單整理我的使用觀感。

雖然比起現在的APSC系統,在高感光度上仍有劣勢,但在一般使用上,ISO 800已經是滿可用的感光度,而ISO 1600也已經擺脫過去那種「只能應急」的感光度,也有一點實用價值,回家透過軟體處理,也可以獲得不錯的影像。

一般來說,預設的NR程度控制的還不錯,不會讓人感覺細節通通抹除,或者說顆粒滿天飛。

最後,我們將會來看看一些關於E520的實拍跟最後的心得結語。

My InstaGram @euyoung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攝影師、媒體人,慣於書寫、習於觀察。 喜歡著相機這樣的黑盒子,一頭鑽進拍照這件事情,生活裡總猶豫不決,面對喜歡的畫面時卻毫不猶豫的按下快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 replies on “乘載夢想的靈巧雙翼 – Olympus E-520(二)使用心得”

  • 匿名
    2008 年 11 月 13 日 at 12:04

    因為看了你的介紹讓我下定決心買了E-520,有個使用上的問題想請教,在IS手動輸入焦距那邊,說明書上是說裝上four thirds鏡頭後這個設定會無法使用,這裡的無法使用是指無法輸入還是就算輸入了也沒有用,因為我裝上kit鏡後是可以輸入,我想知道這樣是否正常。

  • 2008 年 11 月 13 日 at 19:48

    輸入也沒有用,因為ZD鏡頭會跟機身做溝通,焦距多少會傳電子信號過去,IS就會根據這個信號做動。

    手動鏡頭需要輸入是因為電子機身不認得手動鏡,所以才需要我們告訴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