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時候整個臺北盆地陷入熱浪中,正好想起某個盂蘭盆節假期的尾聲到訪京都的夏天。

那天隨手貼了一張照片,接下來整整一個月,都在整理這幾年來在京都的相片,有些記憶沒有翻起還沒注意到,原來距離我第一次去京都已經十年了。

對京都的記憶多半是夏末初秋,那是個綠色為主的回憶,偶而呢,也夾雜著深秋的金黃、冬天的雪白、還有滿城的粉紅。

就這樣,這些照片帶我回到在京都的每一天,十年中,在這城市的四季。

一、2007 盛夏 初訪

我到京都的第一次,跟很多人一樣,其實是整個日本關西地區的沾醬油行程:以大阪為基地,然後放射狀的往京都、奈良、神戶等地方去。

雖然不是第一次出國,不過這是首次帶著自己喜歡的相機出門旅行,我帶的是Olympus E-1跟ZD 11-22mm F2.8-3.5這個組合。是阿,這麼多年下來,我們也在論壇上面看過很多出國旅行該買、該帶哪些鏡頭出門,換成現在,我也會對自己為什麼只帶這個組合出門感到嘖嘖稱奇。

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攝影師 euyoung 器材筆記
最新影片:

以前剛買相機的時候,多半只能一機一鏡,就憑著出國應該要有個廣角一點的鏡頭,就把手上的ZD 14-54mm換成了11-22mm。

轉眼之間過了十年,我經手了、現在也還擁有很多具備獨特個性的鏡頭,但我仍然很懷念只能有一顆鏡頭的時候,那是個單純而專心致志的日子。

有了這次的經驗,才有了後來的京都四季。

那第一次的京都感覺怎麼樣呢?

老實說,印象並不深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次的京都,雖然嵐山、祇園、東山一帶都去了,還遇上難得的祇園祭。但跟著老師的我,全然沒有準備就出發,就算是祇園祭,也只是看看熱鬧,即使知道這地方很有意思,這些祭典很特別,也只是路過。

但即使是路過,也埋下了心中一顆種子,那是意猶未盡不滿足,想要自己探索的種子。

我的初訪京都,也或許應該說是初訪關西,就在這個好像做過什麼,卻沒有真正搔到癢處中結束了。

#1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01

那次出國的時候興奮的看著窗外,十年過去了,我還是像個孩子一樣,只要坐在靠窗的位子,總是留下這些伴著機翼的藍天照片。

#2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02

我還記得那時候在車站偶然的拍下這張照片,當時還算喜歡的抓拍,趁著這次整理照片的時候卻發現照片有些許微震。

突然感嘆科技真美好,以前為了低ISO能有比較好的畫質,總是捨不得讓ISO超過400或者800,但現在回頭檢視,卻帶回不少輕微晃動的照片。

#3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03

天龍寺的夏綠。

#4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04

第一次的鴨川畔。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十年之間變化真大,猛一看總覺得哪裡跟現在的鴨川不一樣,原來是鴨川的左岸還有河床的淤積跟雜草,現在都已經不見了。

#5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05

第一次的清水寺,雨。

颱風剛過,下著雨的清水寺總帶點遺憾。

#6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06

八阪神社,修理工事中。

差點忘了第一次在京都就有經過八阪神社,像這樣包緊緊的修理工事中,也是後來見不到的。

#7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07

祇園祭。

要是現在的我,一定會覺得這個人帶著等效22-44mm(ZD 11-22mm)的焦段要去拍祭典實在是很有勇氣的行為。

我就這樣拿著這顆略廣的鏡頭,拍下許多震撼的山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第一次覺得這城市真好,是在祇園前祭之前的宵山。晚上六點開始,人們走上四条通,耳邊都是祇園囃子,就算我是觀光客,也沒有作過功課,那種參與感還是非常深刻的。

只是有點可惜,那個晚上我用Contax TVS Digital的照片不知道放去哪了。

#8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08

大阪歷史博物館。

大概是以前拿的是E-1,我總是不斷的尋找藍天。

#9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09

大阪城公園。

第一次看到日本城堡覺得很興奮,但總覺得搭電梯上天守怪怪的。

還真的是現代才重建的阿…

#10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10

梅田空中庭園。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芭樂點我也是來過的。

#11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11

環球影城,2007。

這種芭樂點我也是來過的,Part II。

那時候最紅的設施是:侏儸紀公園、ET、回到未來、大白鯊,年紀最輕的是蜘蛛人,時代的眼淚哪!

還沒有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小小兵出現的第一集還沒上映呢。

#12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12

Yodobashi Camera梅田。

我只記得我拿了1/4行李箱的相機型錄,日後我進去就都是買相機了(喂

#13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13

嵐山街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偶然遇到藝妓裝扮的觀光客。

作為開場的2007,除了京都我還放了其他關西的照片,整個系列既然是回顧,總覺得把所拍的照片從頭開始檢視比較有完整性。

該怎麼說呢,也許不夠成熟,也許尚未準備好,但總是啟程時分。

二、2011 秋 楓葉未紅的關西大橫走

然後我去了巴黎一年,然後我完成了論文,然後我去當了兵,然後我順利退伍。

然後,我終於又回到京都,在四年後。

幾年過去,已經是無反光鏡的時代,帶著E-1出門旅行好幾次的我,因為長時間的腰背承受不了,所以逐漸改成DC與無反光鏡為主的配置。

我帶了Olympus E-P3、Olympus E-PL3、Ricoh GXR、Fujifilm X100還有鏡頭若干(一口氣說完也是挺累的)。即使看起來帶的很多,不過這是兩人份的相機,即使加上鏡頭,還是比起單眼E-1的一機兩鏡來的輕。

退伍後,我一樣讓關西地區作為旅行的選擇,沒有太多的原因,純粹就是覺得上一次意猶未盡,應該真正的自己探訪一次,有更深刻的感覺。

這趟旅行我有著很好的旅伴,討論出了很多很不錯的拍照地方,也去了很多安藤忠雄的建築巡禮,良好的行動力更是督促我完成了東達琵琶湖西達淡路島的橫走。(以後可以不要這麼有行動力了…)

這次的京都,大概是更完善了我對她的印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規劃之餘,也多少有些驚喜,驚喜依舊是祭典。上次是懵懵懂懂的碰上祇園祭,這回則是訂完機票選擇住宿的時候發現有天旅館幾乎滿座,這才發現遇上了京都三大祭之一的時代祭,同天晚上還有京都三大奇祭的鞍馬火祭。

原本只是建築之旅卻變成滿滿的京都祭典之旅,實在是規劃以外的驚喜。

我一直很重視旅行攝影這件事情,某種程度上大概也是為了滿足我買相機的期待,能夠拍下生活還有出去旅行的照片。所以規劃旅行這些事情,除了讓自己安心以外,也是累積期待的過程。

#14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14

京都,好像也沒那麼遠。

當兵分發的部隊跟我家剛好都是有北回歸線經過的地方,所以回營那天,我大概吃過早餐十點就要出門,搭著客運一路到台北,在車站稍微休息吃點東西,然後再轉了火車到花蓮,這時候已經是晚餐時間了。

我還記得那天我也是一早從家裡出門,搭著飛機跟Haruka,到京都什麼都安頓好的時候,正好也是晚餐時間。

好像也沒那麼遠嘛,京都。

至於花蓮,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15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16

大原,三千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出發前一直很想去西芳寺,寺廟配上青苔應該很不錯吧?我這樣想著。但是參拜預約不少步驟,加上還要抄經,最後改了個地方。

覆蓋的青苔配上灑落的陽光,是個幽靜的好地方。

#16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17

在三千院裡拍照的少年。

架勢十足阿!

這趟的京都,其實我很感謝我的旅伴帶我到這些地方,很慶幸這麼早就到過這些京都近郊的地方,雖然跑的範圍很廣,雖然舟車勞頓也挺累的,但真的是日後京都熟門熟路的資本。

#17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18

一乘寺,惠文社。

來過這裡一次後,我就一直很喜歡這一帶,在地的風情非常濃厚。這裡鄰近京都大學跟京都造型大學,出了車站其實也沒什麼觀光客,迎面而來也挺多年輕面孔,很有大學城的感覺。

對這個地方有印象,是因為部落格「京都巷片」,他拍下的詩仙堂四季照片很不錯,才開始發掘到這帶有趣的地方。

#18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19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乘寺,惠文社內。

惠文社的選書蠻有趣的,感覺都是很輕快易讀的書,早在2011年那時候店內就已經有一個「台灣」專區,那時候記得翻閱很久,沒想到在異鄉的書籍可以見到介紹自己家的旅遊書專區。

那天在一乘寺還吃了拉麵高安,味道怎麼樣不記得了,只記得份量極大,一份套餐除了拉麵還有米飯跟炸雞。

環顧四周都是大學生模樣的客人,這個份量跟便宜的價格,真不愧是學生出沒的區域阿!

#19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20

是夜,燈紅酒綠。

比起花見小路,我更喜歡這裡。

#20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21

框框,京都塔。

來這個城市這麼多次,其實我從來沒有上過京都塔。

#21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22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京都車站頂樓。

我那天為什麼會跑到這裡拍照阿?

#22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23

千本鳥居,初訪。

電影場景浮現在面前的時候,突然有種,欸,我真的到京都了嗎?這種感覺。

#23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24

夜京都。

往後我來了這裡很多次,有時晴有時雨,偶爾還有雪。

#24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25

鞍馬,火祭之一。

火祭這天下了雨,一出車站越下越大,十月的京都雖然還沒什麼秋意,山上可是挺冷的,一度還懷疑自己為什麼要冒這種雨上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火祭是從村子裡開始的,不止大人扛著火把,連小朋友都扛著迷你火把,這種全員出動參與的感覺真好。

#25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26

鞍馬,火祭之二。

火祭的扛的火把都相當大,雖然還是下著雨,但這些火把一個一個經過的時候,除點亮鞍馬的夜空,身邊也暖和了。

#26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27

鞍馬,火祭之三。

不愧是京都三大奇祭,能遇上真是太好了。

#27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28

時代祭,開場前。

比起上次搞不清楚狀況的祇園祭,這次終於完整的看完整個祭典遊行。

#28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29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代祭,之一。

這次時代祭是很意外的幸運。

時代祭、火祭,原本是同一天,剛好那天下午又預約到了光之教堂的參觀,要三種願望都滿足看來是需要有所犧牲的。

不過剛好遇上天氣不穩,所以時代祭往後一天,這才滿足了火祭、光之教堂、時代祭的三冠王。

有在京都參加大型祭典的話,出門的時候不妨看看旅館的公告,通常都會通知當天舉辦的狀況。

#29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30

時代祭,之二。

相對起時代祭華麗的山鉾跟囃子,時代祭有種穿越時代的感覺,由今至古,把所有日本的時代在遊行裡面呈現。

#30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31

鳳凰堂。

整修前的鳳凰堂,看起來雖然顏色比較平淡,但我反而喜歡這種古樸的感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31
十年,京都四季 | 卷一 | 啟程 | 15

京都站。

抵達的時候正逢下班,隨手按下的尖峰時刻。那時還不知道,以後我三不五時就會跟這地方碰個面。

這次的京都,其實也完全改變了我對旅行攝影的配置。最早進入DSLR時代的時候,我用的是Pentax *ist Ds ,深深為Pentax的LE鏡群吸引,它們其實也是我理想中的鏡頭樣貌:古典、輕巧、有特色。雖然因為體積犧牲了最大光圈,但仍是非常有魅力的鏡頭。

爾後我轉用Olympus E-1,那是個截然不同的系統,所擁有的是具有高C/P值可以越級 比拼的中階ZD鏡頭,而高階ZD銀環鏡頭更是一等一的好 ,只是思考的邏輯變成以變焦為主。

倒也不是說變焦不利於旅行, 以變焦鏡來說反而是一個便於旅行使用的搭配,然後這次的京都旅行,也讓我理解到,只要體積夠小,以雙機搭配三顆鏡頭,旅行中也可以不用更換鏡頭,同時兼顧定焦鏡頭的樂趣與畫質。

然後我一頭栽進無反光鏡這個系統,圖的是輕便,為的是多樣搭配的樂趣。

系列照片及索引:
十年,京都四季(卷一)啟程
十年,京都四季(卷二)年月輪轉
十年,京都四季(卷三)古都日常
十年,京都四季(卷四)那兒春色滿城
十年,京都四季(卷五)京都與我,有時還有關西

 

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攝影師 euyoung 器材筆記
最新影片:

My InstaGram @euyoung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攝影師、媒體人,慣於書寫、習於觀察。 喜歡著相機這樣的黑盒子,一頭鑽進拍照這件事情,生活裡總猶豫不決,面對喜歡的畫面時卻毫不猶豫的按下快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One reply on “十年,京都四季(卷一)啟程”

  • 2019 年 8 月 21 日 at 22:50

    看完十年,京都系列~又想去京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