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表會當天,正式的發表過後,有機會訪談到了負責催生GXR的兩個部門,ICS設計室(工程部) & Ricoh設計中心(設計部)

不過由於當日行程很趕,原本一小時的行程被壓縮成半小時,所以在訪談方面並沒有太過深入,但我們仍可以窺知一些GXR在發表會沒有提及的小細節。

這位就是負責當日發表會第二部分主講的北鄉隆先生,他是ICS設計室的室長。

P1020300 (by euyoung)

這位則是偕同北鄉先生的產品經理片桐進。

(因為整理照片才想起來當天晚上吃飯的時候借我GXR樣品機的就是片桐先生)

P1020300-2 (by euyoung)

北鄉先生先再度針對在發表會上的關於技術的部分簡短的再重新提要一次,針對一些GXR的特點在做補充。

Q1.關於GXR的開發時間,研發時間大概多久呢?
A1.設計起GXR的初衷主要是在GX200之後,期望有一台機器有一個比較大的突破,又能夠承襲GX系列的擴充性還有輕巧好攜帶,在這樣的理念下又納入了當年傳統相機XR的交換式想法,才開發出了GXR。

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攝影師 euyoung 器材筆記
最新影片:

這段開發的時間大約是兩年左右。

Q2.為什麼要做Slide滑軌設計呢?
A2.我們有考慮到使用者的易用性,以輕便小相機的使用者為基礎的話,單眼的螺牙迴轉機制有點太複雜,很容易手忙腳亂甚至掉在地上。因為這樣我們設計了易用滑軌設計,這個機制也有防呆構造,避免斜插進去後,造成接口的損壞。

P1020302 (by euyoung)

Q3.開發GXR的過程中,最難的部份是哪裡呢?
A3.這個嘛…要說到最困難的部份,還是滑軌這個結構了。

這個構造在設計的時候,萬一在設計方面有了什麼差錯,都會增加整體產品的體積,這樣一來當初希望植基在DC輕巧的特性將會消失,另外一點讓我們傷腦筋的就是在維持體積的同時還要維持產品的可靠度跟耐用度,這可是讓我們大為苦惱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說沒有決定滑軌的結構的話,後續的開發跟製作都會受到耽誤,也會影響到後續關於機器的很多決定,所以說最難的部份可以說是這個地方了。

在這個地方,我們大概開模開了五、六次吧?一再的經過試用後,最後決定成現在這個樣子

P1020303 (by euyoung)

Q4.1 那麼這個滑軌的耐用度,大概會有幾次呢?我們蠻擔心這點的。
A4.1 請不用擔心這點,在耐用度上面我們很有自信,都經過了無數的測試,接口方面,也確定可以承受數萬次的插拔。
Q4.2 那麼數萬次大約是幾次呢?
A4.2 其實我們沒有很明確的測試出幾次,但是這個耐用度在我們實驗室裡面通過了種種的測試,我相信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Q5.在產品週期來說,Ricoh目前有什麼規劃?
A5.以目前來說,我們預計的狀況在機身也會因為未來使用者的需求來做更新,大概是2-3年一次吧?(說完一邊笑)GXR已經是很不錯的機器了,但我想使用者兩三年後也會對目前這台感到不足吧!所以我們一定會推出後繼的機種。

(e註:GRD的更新約莫是2年,GX則是1-1.5年,GXR看起來有把整個GX系列功能增強並延長產品週期的情況

另外在鏡頭模組的部份,我們預計每年都會推出一兩款鏡頭模組,雖然現在沒有公開的Roadmap,但機身兩三年一次,鏡頭每年一次這樣更新的目標是不會改變的。

明年度五月左右,我們也將推出高倍變焦的模組,這將會搭配高速的連拍等攝影功能。

(註:私底下問應該是移植CX1:28-200mm或者是CX2:28-300mm的鏡頭模組。)

P1020304 (by euyoung)

關於工程部門的訪談因為時間的關係就到此結束了,最後我有提出GRD3的DNG檔案裡面,疑似有先做過一次NR處理的狀況,不知道未來有沒有機會改善?北鄉先生有請我將一些相關的檔案寄給他們看看,他們會在盡力做處理。

接下來登場的訪談,是設計中心的訪談。

Ricoh相機關於外觀、使用者介面都是在這裡設計的。左邊是奧田龍生先生,他領導設計中心的一個小組,本身也是設計師,右邊這位是高野麻由小姐,同樣也是設計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P1020305 (by euyoung)

奧田先生首先先解釋了為什麼模組為什麼要設計成方形。

Q1.為什麼這些模組都是方方正正的方形呢?
A2.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們要將CCD/CMOS放置在裡面,因為這樣才採用正方形的設計。設計成正方形也可以方便抽換,在設計相機的外觀來說,要預留起位置也比較容易。

(註:所以如果光看模組的高度,是跟GX200/GRD3接近的,但是機身與模組分開後,都需要一定的強度,兩者都需要外框,所以GXR的高度有增加是這個原因。)

P1020306 (by euyoung)

目前在東京銀座,Ricoh公司自己開設的Ring Cube Gallery也正在舉辦Ricoh自己的設計展”in focus”,而奧田先生的作品也在其中。

P1020618 (by euyoung)

他參與的作品是GRIP。

P1020603 (by euyoung)

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後面的一些概念,像是很多小圖,這個畫面跟現在的GRD/GRX瀏覽照片的情況很像。

P1020601 (by euyoung)

Q2.在機身的設計上面,材質上面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嗎?
A2.我們這次在機身上面採用了Mg鎂合金,因為這樣的材質非常輕,而且可以兼顧我們對於滑軌機構的強度,另外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為了要導入滑軌機制,機身的背面非常薄,鎂合金的強度才能夠維持一定的穩固度。

Ricoh_GXR_announce_32 (by euyoung)

Q3.那麼在這次的設計中,你們有希望什麼是被使用者注意跟喜愛的嗎?
A3.有呀!(伸手拿相機)就是這個DIRECT按鈕。

我們有考慮到GXR的功能比起過去的相機來的強大,但我們注重的還是輕便小相機的使用者,所以在介面上不能夠太過複雜,操作上也要能夠很輕易的控制這些新增的功能。

這樣的快速選單我們也是第一次在Compact DC上面使用,我相信應該也是DC內首創的吧!

P1020307 (by euyoung)

(註:的確在介面上ADJ按鈕提供的確實已經是非常快捷,但在「可親度」上面介面並不是太過親近,這個DIRECT按鈕確實是跟ADJ巧妙的起了互補作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Ricoh_GXR_announce_42 (by euyoung)

奧田:「我們相機的人機介面,都是高野小姐設計的呢!」
眾人:「疑?疑!疑!?」

Q4. 奧田先生你的意思是說,Ricoh的操作選單這麼廣受好評,都是我們眼前這位大正妹設計的嗎?
A4. 是阿!

高野:「我除了在人機介面選單方面外,在機身背面的按鈕配置、材質也是由我設計的。」
(說著說著又拿起來相機比劃了一番。)

Q5.那我們有注意到GR Digital三台相機來說每代相機的按鈕材質都不見得一樣,甚至材質也有差異,在位置上也有少許的變動,設計上有沒有什麼依據呢?

A5.因為每一代相機的螢幕大小都不太一樣,因此我們都有針對一些需求做不同位置上的變動。我們同時也會在內部進行意見的調查,也會徵詢一些日本當地有力使用者跟攝影師的使用觀感,然後在下一台機器上面做出變動,讓這樣一台機器更符合使用者使用。

P1020310 (by euyoung)

訪談得知原來高野小姐負責的是人機介面/操作的設計,其實真的有嚇了一跳。

但是仔細想想,如果不是女性設計師一些細膩的角度,同時經過無數次的意見參考跟修改後,這樣的介面也難怪會讓使用者愛不釋手了。

因為這些我們曾經稱許過的設計,或許參考了森山大道、田中長德、田中希美男等攝影師的使用意見,再透過女性纖細細膩的設計角度實品化。

如果不是因為如此,絕對不會有「我們喜愛GR,都是從第一次操作後開始」這樣的聲音跟念頭出現。

這次的訪談來去匆匆,不見得能回答到大家的疑問,香港的媒體這次也去訪談了ICS開發室室長北鄉先生,由於訪談是分開的,裡面針對GXR的開發訪談也恰好許多跟我訪談的部份不一樣,放在延伸閱讀裡面跟大家分享。

延伸閱讀:日本 GXR 發佈會後續:Ricoh 設計室長室北鄉隆訪談 from DC Fever @ Hong Kong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GXR的開發訪談,已經告一個段落,明天可以稍稍針對GXR來發表我個人的一些個人意見跟使用感想了。

相關連結:
一、Ricoh GXR 日本發表會直擊 & 介紹

二、Ricoh GXR interview (I) Ricoh多媒體影像中心總裁 湯淺一弘

三、Ricoh GXR interview(II)ICS設計室 &Ricoh設計中心 訪談

四、Ricoh GXR 搶先報(I):hands-on preview:外觀與配件介紹

五、Ricoh GXR 搶先報(II):再瞥GXR:與相關競爭機種的外觀比較與ISO測試

六、Ricoh GXR 搶先報(III):築地市場實拍

七、Ricoh GXR 搶先報(IV):博物館(微光環境)與街頭實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攝影師、媒體人,慣於書寫、習於觀察。 喜歡著相機這樣的黑盒子,一頭鑽進拍照這件事情,生活裡總猶豫不決,面對喜歡的畫面時卻毫不猶豫的按下快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4 replies on “Ricoh GXR interview(II)ICS設計室 &Ricoh設計中心 訪談”

  • ZOPHIEL
    2009 年 11 月 18 日 at 18:40

    站長實在感謝你對"GRD3的DNG檔案"的問題做的努力,真希望能圓滿的解決~

  • 匿名
    2009 年 11 月 18 日 at 19:39

    用心的文章撰寫與分享,謝謝

  • 匿名
    2009 年 11 月 19 日 at 23:14

    Thanks for posting this informative interview. I've put a link to it on my blog, I hope that is okay?

  • 2009 年 11 月 20 日 at 18:04

    it would be ok.

    I am glad you can post my article on your b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