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1日,Ricoh GR Digital發售,這是我們所熟知的GRD,數位版GR的起點,也開始了我們隨手拍的浪漫

2007年11月22日,繼承GRD的二代,GR Digital II發售,也繼續感動你我的心

2009年8月5日,就是現在,GR Digital III蛻變了許多,把新時代的科技帶進了傳統。

Ricoh_GRD3_Discover_01 (by euyoung)

那麼,一路過來,數位GR的同與不同,到底有些什麼?

Ricoh_GRD3_Discover_02 (by euyoung)

Ricoh GR系列,是一個具有很多故事的系列,它並不像Leica、Zeiss那樣擁有很長久的歷史,但我們從底片時代開始看,也才能漸漸了解GR一切設計的理念。

這是我在這篇講解三代異同的文章前,在寫一次底片GR的過程的用意。

而這三代GR DIgital,擁有一些不同的小細節,你可以看到它們的相同,還有植基在相同本質底下的蛻變。

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攝影師 euyoung 器材筆記
最新影片:

Ricoh_GRD3_Discover_03 (by euyoung)

外觀上最容易分辨GRD3的一個特徵,就是鏡頭右邊的「GR Digital」字樣,由印刷字體改為蝕刻字樣。

在外觀的質感上有一些提昇,不過對於實際的使用上倒是沒有什麼差異,我的GRD一代用了這麼久印刷的字也沒有因此而消失。

Ricoh_GRD3_Discover_04 (by euyoung)

自然,這一代GR Digital III受到矚目的原因,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因為更進化的鏡頭,F1.9的大眼睛,,在口徑上也比先前的兩代稍微大上一點點。

Ricoh_GRD3_Discover_05 (by euyoung)

仔細看的話,你也會發現三代的鏡頭比起前兩代的鏡頭少了一小段,由三段變成兩段式,鏡筒的口徑也略大一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時在穩固度也提昇了,開機時、對焦時的晃動都減輕許多,不管在開機或者關機的時候搖晃機身,也都沒有聽到零件在機身的異音。

Ricoh_GRD3_Discover_06 (by euyoung)

但相對的,光圈的改進也付出了體積的代價,GRD3的鏡頭比較突出,比較接近GX系列,這在使用皮套抽出放回的時候,常常有覺得些許卡到的感覺。(不管是一代二代的GC-1,還是三代推出的GC-3都是)

Ricoh_GRD3_Discover_07 (by euyoung)

到底凸起多少呢?

大概就是原本的鏡頭環,上面在疊上去一個鏡頭環的厚度。

Ricoh_GRD3_Discover_08 (by euyoung)

雖然由三段式改為二段式,鏡頭伸出的長度卻也稍稍長了一點點。

我用的時間還不夠久,我不確定說這樣的機構是否可以減輕光軸偏移或者入塵的機率,但可以肯定的,至少感覺起來可靠很多。

Ricoh_GRD3_Discover_09 (by euyoung)

機身的厚度方面,左邊的GRD3其實稍微稍微稍微厚一點點,但是看規格書才厚了0.5mm,幾乎感受不出來。

Ricoh_GRD3_Discover_10 (by euyoung)

GR DIgital第一代在初上市的時候除了利用「對比式對焦」來進行自動對焦以外,也保留了自底片時代GR1系列就有的測距窗用來輔助自動對焦。

在一代的時候,若是你把測距窗遮住,會發現對焦速度會有些許的下降,這點在光線不足的地方會更加明顯。

二代以後,或許是因為對比式對焦的技術改進,就拿掉了這個測距窗,不過拿掉以後使用上的速度沒有太大的改變,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才決定拿掉的吧?

註:「對比式對焦」:比對對焦點顏色的對比度,之後反覆移動焦距,最銳利的位置就是對焦點,若是光線不足的話,對比下降也會影響對焦速度。大部分的隨身小相機都應用「對比式對焦」來進行自動對焦。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Ricoh_GRD3_Discover_11 (by euyoung)

這部份是三代GRD的電源按鈕。

這幾台GRD來說,電源開關有深有淺,GRD一代的電源鈕最為突出,也正因為這樣很容易輕輕摸到鏡頭就誤觸打開了,所以GRD2就把電源按鈕往下修正,變成要用指腹稍微用力按下才能開機,減少誤觸的可能性,但也因為這樣造成開機使用的不便利。

因此,GRD3的電源按鈕介於GRD跟GRD2之間,比起一代沒有那麼凸起,比起二代沒有那麼凹陷,兼顧減少誤觸還有開機的便利性。

這是我很讚賞GRD3的幾個小地方其中一個,如果不是經過反覆的測試跟接納使用者意見,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相機,三代的電源鈕不會有如此細微的差距,也不會這樣慢慢的演變成現在更好用的狀態。

Ricoh_GRD3_Discover_12 (by euyoung)

轉盤的材質三代都沒有太大差異,同樣都具有轉盤鎖(也就是有一個按鈕,按下後才可以轉動轉盤)。

不同的地方在於後面兩代的機種漸漸的注重個人設定,原本在選單內的My1/My2設定,在二代移到了轉盤上,到了三代在原有的兩組之外更進一步,增加了第三組My3,同時可以在選單內設定所有詳細的參數(過去兩代你只能儲存,但你不知道你儲存了什麼,設定可以再次儲存覆蓋但不能直接編輯。)

Ricoh_GRD3_Discover_13 (by euyoung)

另外一個改變的地方,是在數位變焦的按鈕,這個按鈕我們一般都設定為曝光補償的按鈕,可以很便利的補償曝光值。

你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三代的不同(藍:一代、上:二代、左:三代)

二代跟一代相比,按鈕顯得比較亮且光滑,也比較凸起,觸感上回饋感也比較硬。
而三代因為放進3″ LCD的關係,機身背後的空間稍稍被壓縮到,因此這顆按鈕比較瘦長,但在回饋感也改回較軟的手感,按鈕也介於一代二代之間,不那麼凸起跟凹陷。

Ricoh_GRD3_Discover_14 (by euyoung)

二代開始,ADJ按鈕就從無段式改為有段式,這個改變主要是為了因應這樣的設計會造成灰塵與油汙進入造成短路當機(我那台這個症狀三次了)

從GX100開始就是這個設計,沿用至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這樣的有段式設計,在需要快速撥動的時候,比方說是M模式底下需要調整快門速度的時候會造成操作流暢度的感受不佳。

Ricoh_GRD3_Discover_15 (by euyoung)

很難用對不對,那GRD3也是用一樣物理機構,是不是也會這樣?

所以它改了。

不是利用物體的機構改,而是利用選單的變化改。換個方式想,我們是不是把前後的功能交換,利用無段式的前滾輪來調整就比較快了呢?

毫無疑問的是這樣,所以你可以根據你需要流暢的需求把設定改變。

Ricoh_GRD3_interior_15 (by euyoung)

有一點改變的小地方,GRD3除了厚度增加一點點,高度也稍微跟過去不一樣,在熱靴的部位增加了一些高度。

Ricoh_GRD3_Discover_16 (by euyoung)

而在熱靴支援閃燈的部份,熱靴的TTL接點也不一樣了,由過去的Sigma TTL改成自己的TTL接點,也因為這樣過去如果需要TTL支援我們需要購買Sigma大型的外接閃光燈DG-500系列(你看你沒聽過吧?所以可想見有多少人買這隻閃燈用在小巧的GRD上了)

但TTL的接點改變,你還是可以使用一般的單點熱靴閃燈,這並不會影響,因為其他小接點只是負責溝通閃燈跟機身之間的TTL訊息。

Ricoh_GRD3_Discover_17 (by euyoung)

下面這張圖你也可以看看按鈕的差異,在畫面左方的是GRD3,右方的是GRD2。

即使GRD2稍微在景深之外,你還是可以看出來GRD2的閃閃發亮的按鈕,還有感覺比較立體突出於機身,剛剛也有提過,回饋感也是比較硬的。

Ricoh_GRD3_Discover_18 (by euyoung)

各代的蒙皮也不一樣。(左下:GRD3、上:GRD2、藍:GRD)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花紋乍看之下很接近,可是其實還是有些微的差距,只是不好拍攝出來,主要的差異則是在觸感方面,GRD的觸感最軟,但或許也是因為這樣使用久了以後磨損會蠻明顯的。

GRD2的蒙皮比較硬,材質也比較不那麼易磨損,三代相比較起來算是比較不舒適的蒙皮。

三代的話軟硬跟觸感比較接近一代,卻又有些許不同。(花紋比較接近二代,但觸感接近一代)

Ricoh_GRD3_Discover_19 (by euyoung)

鏡頭環來說,GRD/GRD2的大小比起GRD3得來的要小一點。

Ricoh_GRD3_Discover_21 (by euyoung)

其實GRD/GRD2的鏡頭環,經常聽到有人因為沒注意而脫落遺失,在穩固度上面,我認為GRD3有做了補強,在使用上有比過去來的可靠,你可以看到機構是不一樣的。

Ricoh_GRD3_Discover_22 (by euyoung)

選單的顯示風格來說,三台機器也有很大的差異。

GRD3的選單字體比較細緻,但是字體也比較小,這個改變是從Ricoh CX1開始的,GRD3是第二台採用這種選單風格的機器。

Ricoh_GRD3_Discover_23 (by euyoung)

這種新風格的好處是可以一次顯示大量的資訊,同時因為字體細膩所以不會影響到觀看的清晰度。

如果將三代跟一代比對,就可以很清楚明白這樣的差異。

Ricoh_GRD3_Discover_24 (by euyoung)

三台機器所採用的預覽LCD,從這邊你就可以一眼看出科技的演變。
(左:GRD2、中:GRD3、右:GRD)

Ricoh_GRD3_Discover_25 (by euyoung)

GRD3(下圖右)的螢幕最飽和,左右視角也很理想,在強光下、側邊觀看受到影響的機會都比較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Ricoh_GRD3_Discover_26 (by euyoung)

而GRD一代(下圖左)的螢幕則比較偏藍,三台放在一起比對,你就可以很清楚發現歷代電子性能的增進。

我現在使用GRD一代,只要遇到強光,經常LCD預覽的畫面是一片黑的,放大的精細度也不是太理想,因此GRD3這樣的LCD改變,我深信不僅對我,對一般的使用者來說也會是一個很不錯的改變。

Ricoh_GRD3_Discover_27 (by euyoung)

GR Digital一直都是一個爭議性很大的系列。

一代推出,被質疑是一台賣了兩萬多高ISO卻不行的小相機,而被忽略鏡頭的形變控制跟機身的操作性。

二代推出,被質疑是一台換湯不換藥的系列作,外型沒換,配件沒換,而忽略了一些當初GRD一代的改進。

三代推出,終於有了些比較大的改變,被質疑所有配件都要重新購買,除了鏡頭以外也不知道改了什麼,而忽略了GRD3不只是鏡頭改變,而是在很多小細節上作了努力。

Ricoh_GRD3_Discover_28 (by euyoung)

我還記得有一次私底下遇到Ricoh負責國際部的部長,跟一些喜歡GRD跟Ricoh的網友對以前GRD/GRD2/GX100/GX200作過討論,當時有提出一些組裝還有信賴度的問題。

我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也有這樣的意見,但至少我很慶幸的一點是GRD3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被批判只能悶不吭聲,繼承名機數位版的稱號也同樣承受巨大壓力的相機。

GRD3改變了,在很多你我在乎的小細節,我知道你不見得知道這一切,所以我帶著你跟著我慢慢的去發現、去體會、去了解他們的改變。

我已經帶著你,看了GRD3的外觀跟操作;讓你從底片的GR1開始了解GR Lens;自然,也帶著你看到了這三台相機在外觀上的體貼改變。

接下來,我要帶你看些什麼?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下一篇,我會帶著你看看三台相機在拍照這件事情上面,它們的不同。

本文索引:
(一)Preface 引言
(二)Exterior 外觀
(三)Operation 操作
(四)GR Accessories 配件
(五)View of 21mm廣角鏡21mm的觀點
(六)Coming with soul 實拍一
(七)GR Progress GR Family
(八)GR Discover 三代的同與不同
(九)GR ISO:關於GR的ISO
(十)GR Contrast:三代GR的對比
(十一)GR Electronic:GRD3的電子性能
(十二)Never End

My InstaGram @euyoung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攝影師、媒體人,慣於書寫、習於觀察。 喜歡著相機這樣的黑盒子,一頭鑽進拍照這件事情,生活裡總猶豫不決,面對喜歡的畫面時卻毫不猶豫的按下快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One reply on “焠鍊後的新生經典-Ricoh GR Digital III(八)GR Discover”

  • 2009 年 10 月 16 日 at 10:41

    你在這篇提到的一些差異在GX100跟GX200上也有出現,我最近比較常用GX200所以感受特別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