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1因為諸多因素,常常拿來跟Ricoh GRD來作比較,這篇文章我們來看看兩者的一些簡單比較。
DP1的大小其實也跟GRD2相若,但是有稍微厚了一些。

影響攜帶性比較大的原因,最主要還是在突出的鏡頭組

鏡頭伸出來的樣子,DP1比較起GRD2實在是大的多

兩顆迷人的大眼睛

DP1配上特製背帶也是很合適哩!

在開始比較之前,來看看DP1的變形能力如何,大家都知道GRD有一個驚人的特點就是其變形量很低,那麼DP1呢?
我個人看法也是相當的不錯,這是很好的控制了。

以下所有的原圖,我都會放置在以下這本相簿
我相信第一個大家感興趣的可以說是高ISO的表現了,以兩台小型相機來說,到底大感光元件的優勢在哪?(我不是不作同為APSC的比較阿,我現在手上只有底片機感光元件比較大,其他都比APSC小 囧)
GRD2 ISO 80

DP1 ISO 100

GRD2 ISO 100

DP1 ISO 200

GRD2 ISO 200

DP1 ISO 400

GRD2 ISO 400

DP1 ISO 800

GRD2 ISO 800

GRD2 ISO 1600

其實我覺得這個比較根本就是多做了,大感光元件的優勢,顯而易見,原則上DP1 ISO 200純淨度都還比GRD2 ISO 80要來的好些。
除了ISO以外,大家也可以來看看景深的差異,到底16.6mm F4的景深跟GRD2比起來,會是多少差異?(其實還是多做的一個測試)
GRD2 F2.4

GRD2 F4

DP1 F4

以相同的對焦距離來看,GRD2 的景深,一定是比DP1來的深很多的(到底為什麼要特地作一個已經知道結果的東西阿 囧)
其實這樣的結果也告訴我們,廣角淺景深的人像照,DP1是有可能做到的,在下一篇的sample裡面有實際拍攝。
數位比較王的站長jerome曾經提過,光圈f4的情況下,ISO800仍然顯得吃力,我個人是採取跟底片時代的作法一樣,利用X3 RAW檔的高寬容度,拍攝時設定ISO800 曝光補償-1ev,獲取較快的快門,而到SPP再把曝光調回來,跟底片時代我們增感的方式類似。
調整前

調整後

這邊我們也可以注意到一點,Foveon X3得機器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彩度也同時會下降,這是大部分室內人像或許不討喜的原因。
另外還有一個,就是TTL閃燈的部份,DP1搭配DG140可說是滿不錯的,但是,很遺憾的GRD2並沒有支援這隻閃燈的TTL模式。
我使用得結果DP1採用TTL模式有預閃再出力,而GRD2沒有,每次都是全出力,因此就造成過暴的狀況。
DP1 TTL,還算準確

GRD2 ,爆了

真實世界的比較,原圖我一樣放在這裡
比較起ISO測試、景深測試,其實我更關心的是寬容度還有立體感,這邊我大概測了幾張,用了GRD跟E3,一定要去看這裡
原圖阿,看縮圖只能看個大概而已。
以靜景拍攝來講,DP1稍微銳利一點,整體來講是比較具備立體感的。
GRD 2

DP1

GRD2

DP1

或許風景並不是太明顯,但是遇到這種金屬的桌面,就在在可以看出GRD的mosaic CCD無法確實的把桌面的質感表現出來。
同時,在植物的表現來看,影像也比較平板,沒有層次,這一方面是X3驚人的描寫力,另外一方面則是景深比較淺營造出來的觀感。
GRD

DP1

鐵樹的葉子,GRD2表現的就是平板的影像,沒有DP1表現得那麼鮮活、立體
GRD

DP1

同樣的狀況換到E3會不會好些?
以立體感來說,兩者還滿接近的。但是!注意看暗部的細節,E3已經暗成一片,而DP1還可以看出一點背景的細節。
(不過我必須承認我沒有控制變因控制的很好,差了大概0.3ev)
E3

DP1

甚至以夜景來看,DP1的細節也是好上很多,請大家注意看路口有一面藍色的指示牌、還有外貿協會的外牆。
Panasonic L10

原圖、Original
DP1

原圖、Original
這個比較的部份,我寫得比較不好,原圖我都有上傳上去,請大家開原圖來看看,應該會比較準。
最後,我們來看看最後一部分:結語&實際拍攝
推薦這篇文章:
我要說讚!
2 個迴響:
最後兩張比較暗部細節, 與其說DP1的暗部細節表現比較好,
我到覺得是DP1測光算法的結果, "整張"照片比E3&L10來的要更亮,
E3那張, 測光點感覺是點測光, 測光點在花身上,
DP1感覺是中央包圍測光, 所以花看起來有些過曝(相較E3), 跟L10的對照組也是,
總的說來, 把曝光時間拉長然後說暗部細節明顯, 這樣對對照組來說不公平.
但是, 我還是被毒到了, 大大攝影時光影的掌握度真的是超棒!!
會什麼不選DP1??
張貼留言
請大家愛用Google帳號登入留言~如果沒有帳號可以多多利用「名稱/網址」打入自己的名稱,用匿名我很難回覆的。
另外,廣告迴響直接砍掉,請無需測試。